先秦诗《雅.小雅.采薇》赏析
发布日期:2023-05-17 00:15
原文: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文: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
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尾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接触。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接触。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
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何等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所在不能牢固,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固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那里敢安稳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征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峻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另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良好的装备)。怎么能不天天警备呢?猃狁之难很紧迫啊。
追念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门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悲伤谁体会!赏析:这是一首形貌戍卒生活的诗。兵士们在归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况,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据考证,周宣王五年和十一年,都曾对玁狁用兵,率兵之主帅一为南仲,一为尹吉甫。
宣王以后,铭文或史料则不再有关于玁狁的纪录,因此,《采薇》一诗作于周宣王之时,大略是不会错的。宣王虽然一度南征北战,史称“中兴”,但这只不外是外强中干,濒临危亡的回光返照而已。宣王死后,其子幽王继位,残暴无道,激起国人的义愤,被申候团结犬戎所逐,并被戎人杀死与骊山之下。
征伐玁狁的战争,虽然取告捷利,但恐怕国力险些耗尽,国人惨遭战争磨难。这首诗既写了出征者艰辛征战的历程,也写了生还者在归途中庞大的思想情感。前三章主要形貌战士出征,转战边陲,饥渴劳苦,久戍不归的情景,从而反映了其时战士们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的情况下的态度。
既有同仇敌忾,舍死忘生,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又有恋念故园,自伤离乱的悲怆情绪。第四、五章集中形貌军马倥偬、浴血苦战的实况。
将帅乘着高头大马驾着战车指挥,士兵隐身车旁与敌殊死拼斗。“岂敢定居”、“岂不日戒”,说明军情紧迫,征战频繁,仗打得猛烈残酷!终章表达了士兵们凯旋时的矛盾心理。出征时,“杨柳依依”;凯旋时“雨雪霏霏”。
这不仅反映了出征时间的漫长,而且划分映衬了战士们出征时共赴国难的壮志激情以及旋归时的殷忧与深愁。凯旋之师本应是归心似箭,而战士们却“行道迟迟”;凯旋之师本应是兴高采烈的,而战士们却说“莫知我哀”!这是为什么?他们把犯边侵扰的玁狁赶跑了,自己又要回到仆从主的田地上流血流汗去了,再落入磨难深渊。
这些战士非但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深味着悲凉与忧虑。但诗人是蕴藉的,并未直言他不乐反哀的原因。清代学者方润玉《诗经原始》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不行言喻,故曰莫知我哀。
否则,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真乃中的之言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配景,将附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小我私家从战场上分散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体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心田世界,从而体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本文关键词:亚慱体育app官方下载,先秦,诗,《,雅.小雅.采薇,》,赏析,原文,采薇
本文来源: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www.gift-insider.com
Copyright © 2002-2021 www.gift-insider.com. 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ICP备63154780号-4